方太青竹简—年度国学论坛主持人串词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在少年齐声诵读《弟子规》的清音中,“方太青竹简.年度国学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拉开了序幕。

回顾本世纪最初的十年,也是国学话题重卷学界,非常活跃的十年,从各大学国学堂的设立,到媒体一系列国学名家,国学事件的争议,再到民间各类国学社团,国学教育机构的兴盛,都印证着这一点。……可以说,在21世纪的起初十年,国学在我国形成了一个新的风潮。为了理智迎接、认真反思这一国学热潮的到来,方太集团发起,和南方周末联合主办了为期一年的“方太青竹简国学计划”。在这一年度结束之际,“年度国学论坛”将“国学自修:困境与契机”的话题置于公议的台案,邀请了国学学者、高校领导人、基础教育工作者、民间国学机构创办人、市场化运作的先行者等推动国学普及的主要力量,来进行经验之交流、智慧之激辩;力图为新世纪的“国学自修”指明一种方向。

在会上,宁波方太集团和南方周末报社纷纷对这一活动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与祝福,同时都表示了愿意承担国学公益推广的重任。

在论坛上,发言嘉宾们纷纷谈到了国学的信念坚守与当前社会社会主流价值观冲撞的问题。复旦大学哲学院副院长郑召利首先讲述了复旦大学国学专业在招生过程中遭遇到的生源不足的困境:年接纳名额15人,从一开始的50多人报名,到第三年的“来多少人就招多少人”吃不饱状态;充分显示出了“资本原则”成为这个时代的首要原则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及国学所倡导的价值受到强烈挑战的现状。而相应的,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先生则用“台湾从来没有国学热,因为它就从来没有冷过”来反向解释为何内地的国学自修会倏然成为热门话题.清华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刘东教授则从“国家知识生产体系”的高度来反思整个国家的教育发展走向,并直陈“学科代码表完全西化及错误的学科地位设置”是妨碍国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在民间国学机构方面,中国首家全日制私塾“孟母堂”的创始人周应之则坦言在中国现有教育体制下,民间办学力量生存下来是需要极大的坚韧与智慧的变通。

在圆桌论坛环节,各位嘉宾纷纷用自己教育孩子的经历来告诉大家“国学才是树立良好人格的方法”。其间,傅佩荣、刘东、周应之等嘉宾都对“诵读”这一国学自修形式表达了莫大的赞同,认为这一国学研习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古人对于伦理、人际、审美的追求。旅游卫视“国学堂”主持人梁冬先生毫不讳言:青少年的价值观记忆如果不被国学占领,就会被冰冷的物质主义所占领;刘东教授甚至说:“现在在别人面前逞能背一段童子功的典籍,那感觉真像他们说的——愉悦至级!”傅佩荣教授在比较了“四维八德”教育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台湾民众和“自发式追捧国学”的大陆民众之间的差异之后,对大陆的国学爱好者提出了“主动学习、并实证实修”的希冀。在他们之后,国学网的创办人尹小林介绍了高校学科资源如何转化成市场化的力量,如何成为架起国学与民众的另一座桥梁;而这一切,皆是他自学国学的切身反照,他认为国学内部有很多稳定系统,因此对于国学,应该首先去试图理解它,而不要急于修整它。

作为“方太青竹简国学计划”的年度收官之作,本次论坛也适时对全年的活动进行了总结。在会上,“浙江省小学国学主题创意班会评选”的优胜者嘉兴市南湖职校的校长接过了优胜证书。值得一提的是,该学校为浙江省第一个民工子弟小学,很多孩子跟着进城务工的父母们四处迁徙,根本无法接受正常系统的学校教育。同时,由于频繁搬家,大多数孩子都对“家乡”概念十分淡漠。为此,南湖创业学校的老师们设计了一台班会课,让孩子们随着国学班会的进程体会“思乡”的情怀,认识古代先贤对于家国的强烈使命感。南湖创业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相信由“方太青竹简国学计划”提供的两万元“国学自修基金”能够帮助他们完成更多次乡土实践、阅读更多的国学经典。